
近年來,徒手療法與運動科學的結合正在迅速發展,尤其在慢性疼痛管理領域中,越來越多非侵入性方式被納入治療策略。頸源性頭痛是一種源自頸部肌肉與關節異常所導致的頭痛類型,廣泛存在於長時間使用電腦、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族群。近期一項臨床研究提出:結合運動治療與筋膜刀這項金屬工具輔助的軟組織鬆動手法,能有效改善這類型頭痛的症狀。這樣的結果是否預示著疼痛治療的新方向?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項融合東方刮痧精神與西方醫療訓練邏輯的創新療法吧。
Graston 筋膜刀技術到底是什麼?
Graston 筋膜刀技術(Graston Technique,以下簡稱GT)是一種使用特製不銹鋼工具,針對筋膜與軟組織進行精準手法治療的方式。它可被視為現代化的刮痧療法,具備更高的可控制性與生物力學基礎。別小看這些工具,它們可不只是單純的「刮」!透過工具的壓力與滑動動作,治療師會輕輕地在你的皮膚上滑動、按壓。同時「掃描」並處理黏連或緊繃的軟組織區域,進一步促進局部血流、加速修復反應,並可能重設神經肌肉功能。
GT的奧秘在哪裡?
- 找出問題點更精準: 當治療師用GT工具在你的身體上滑動時,工具會將肌肉、筋膜等軟組織的「手感」放大,透過微小的振動,讓治療師更容易察覺到哪些地方的組織變得緊繃、僵硬或沾黏。這就像是為治療師的手指裝上了「感應器」,能更精準地找出問題根源。
- 深度鬆開「卡住」的組織: 我們的身體裡有一層又一層的筋膜,像網子一樣包裹著肌肉和器官。當這些筋膜因為受傷、姿勢不良或長期壓力而變得緊繃、沾黏時,就會限制我們的活動,甚至引起疼痛。GT的工具設計,讓治療師可以用更小的力氣,卻能達到更深層的軟組織。它不像傳統按壓那樣會讓表層筋膜「擠成一團」,反而能巧妙地鬆開淺層,讓深層那些「卡住」的地方更容易被處理。
- 加速復原,事半功倍: 許多研究指出,透過GT的輔助,不僅能有效減輕疼痛、改善整體活動功能,還能顯著縮短復健的時間。對於深受頸源性頭痛困擾的人來說,雖然傳統的肌筋膜鬆弛術也有幫助,但GT的優勢在於它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處理深層問題,讓你更快地找回舒適與靈活。
在這項研究中,GT的介入焦點是上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兩大常見導致頸源性頭痛的肌群。這些肌肉常因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而產生張力與疼痛,透過精準的筋膜釋放,配合運動訓練,來提升整體神經肌肉控制與頭頸的活動與穩定性。
臨床試驗設計與治療成效分析
本研究納入 60 名患有頸源性頭痛的參與者,並隨機分配至「運動治療組」與「運動+Graston 筋膜刀技術組」。研究設計為單盲隨機對照試驗,治療期為四週,每週三次療程。
兩組皆進行以下運動訓練:
- 胸鎖乳突肌、斜角肌、上斜方肌伸展運動
- 頸部屈肌、伸肌、側屈肌和頸部旋轉肌等長肌力訓練
- 姿勢矯正運動(頸部回縮運動、點頭運動、肩胛骨後收運動)
差異在於「運動+Graston 筋膜刀技術組」每次會增加 1 分鐘金屬工具的軟組織介入操作,針對胸鎖乳突肌與上斜方肌施作(各30秒)。
結果顯示,兩組皆在疼痛程度(VAS)、頭痛失能量表(HDI)、頸椎活動度與深層屈肌功能上有顯著改善,但「運動+Graston 筋膜刀技術組」的改善幅度更高,特別是在減輕頭痛頻率、持續時間以及藥物攝取頻率上尤為明顯,且操作週數越多,改善效果越好。(圖1)
當比較1、2或3、4紅色框框時,可以看出量表在持續4週後比2週有低的分數,也有更高的頸部活動度,表示有更好的效果;當比較1、3或2、4紅色框框時,可以看出同樣治療時間下「運動+Graston 筋膜刀技術組」(Study group)比「單純運動組」(Control group)在各項數值有更好的效果。
為什麼合併治療更有效?
本研究的關鍵在於:Graston 筋膜刀技術的肌筋膜釋放效應使患者疼痛減輕而提高肌肉活動水平,從而降低失能水平並改善日常生活活動,使得後續深層頸部肌群與矯正姿勢的訓練能更有效地執行。這種「先鬆後強」的治療邏輯,不僅改善肌肉張力,更可能從根本重建神經肌肉的協調性。
此外,金屬工具的使用能幫助治療師更容易察覺組織不平滑處,提供即時回饋,有助於擬定個人化治療策略,也提供了機械優勢,可以減少手指和手部的壓力,同時允許深層滲透到受影響的軟組織中。
結語
這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臨床啟發:對於常見的頸源性頭痛,單靠運動訓練雖有效,但若能合併具備筋膜處理功能的 Graston 筋膜刀技術,或許能更快、更多層次地改善症狀與功能。對常見的上班族肩頸痛、運動員肌筋膜緊繃問題,這項技術的運用潛力可期。未來,或許我們會看到更多結合工具、運動與神經控制訓練的跨界治療方式,為疼痛管理與身體控制帶來更多可能性。
參考文獻
Lee, J. H., Lee, D. Y., Kim, H. J., Choi, H. S., Kim, S. Y.,
& Lee, Y. S. (2023).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exercise
therapy with Graston technique on cervicogenic headache: 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Korean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30(2), 63–70. https://doi.org/10.24311/jkpts.2023.30.2.63
作者介紹:
吳婉鈴 物理治療師
現於Motion Xpert運科物理治療所擔任所長
加入會員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