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在運動科學之應用

運動影像追蹤是運動員追蹤系統中最早被發展的技術。透過運動影像的分析,我們可以量化運動員在技術與戰術兩個層面的運動表現。早期,為了捕捉動作過程的瞬間,主要使用高速攝影機或紅外線動作分析系統來進行資料擷取,在硬體設備的限制下,這些資料擷取過程往往需要在實驗室內進行。高速攝影機所拍攝的畫面,會切割成影格並標記事件,例如:跆拳道選手踢擊的瞬間、跑步腳著地至離地的時間;紅外線動作分析系統(ViconMotion Analysis System),必須黏貼反光球在身上或物體上,動作時,可透過反光球在空間之位置建構出人體的肢段,並運算出力矩、角度...等,例如:下蹲大腿彎曲的角度、跳躍落地時各關節受到的衝擊。然而為了獲得細微、準確的數據,背後其實相當耗費時間與人力,也只能針對特定動作範圍之技術項目進行分析,難以模擬運動員在賽場上的真實狀況。

影片在運動科學之應用

圖片來源:台師大運動科學實驗室

隨著影像辨識的成長,從靜態的人臉辨識,逐漸發展到動態的動作辨識,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出現,提供運科人員更自動化的分析方式,也使得運動影像分析不須侷限在實驗室,開始運用在戶外比賽中。針對運動影像的內容,大致有幾個方向進行分析,例如:追蹤運動員的移動、球的飛行軌跡、動作辨識。步驟大致為描述動作特徵(feature),再對影片的動作特徵進行提取(feature extraction),最後透過演算分類模型判別。一篇TELKOMNIKA期刊的回顧性文獻將常用的運動影像特徵提取技術做一完整之整理,其主要目的都是對動作特徵進行提取,再透過演算模型加以分類,而內文也舉出多種分析技術在不同運動項目的應用,例如:判斷曲棍球比賽的上場與休息時間、足球移動的位置與射門,甚至多了戰術面積上的量化。雖然發展出的分析技術日漸優化,但其實大部分依賴人的主觀判斷,且只能針對特定的運動環境(場地)下進行,加上解析度與影像頻率的障礙,分析的結果誤差也較高。

影片在運動科學之應用

圖片來源:Second Spectrum官方網站

深度學習開始日漸成為主流後,運科人員對運動影像的分析方式也稍作改變,我們不需先描述動作的特徵,再進行特徵擷取、分類,深度學習的網路架構會自動學習運動影像中的特徵,並加以分類,此步驟解決人工主觀判斷錯誤的問題,而且也基於攝影配備的提升,識別出的結果正確性也比過往好。從一開始辨識圖像的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接著循環神經網路(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RNN),到長短期記憶(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加入時間軸一起考慮,陸續發展的網路架構,讓動作識別準確率比以往人工提取特徵方式高出許多且更加效率。例如:運用深度學習,判斷足球的進球、角球、犯規,籃球投籃、上籃、灌籃等。而透過深度學習判斷後的動作,可以統整成球員大數據,則可知道每位球員得分、籃板、助攻、火鍋...等排名,如下圖為NBA的各項表現選手排名。

影片在運動科學之應用

圖片來源:NBA Stats 官方網站

截至目前為止,在高規格的比賽中(如職業聯盟之比賽),大多是使用運動影像分析來獲得資訊,其原因除了硬體設備提升,影像呈現更清晰外,也符合無穿戴感測器的規則。例如:目前的NBASecond Spectrum公司合作;MLB使用ChyronhegoTrackman(即將被Hawk eye取代)結合的Statcast球員數據系統;FIFA使用VAR影像裁判助理;網球、羽球的Hawk eye挑戰,都是藉助運動影像分析的例子。甚至有朝向大眾化發展的趨勢,例如:Intel與奧運合作推出VR觀賞比賽,讓大眾體驗真實感,在一般手機也可以發現相關的軟體被開發來增加趣味性,如使用相機判斷運球次數、跳躍次數...。然而,運動賽場的影像分析雖然進步迅速,但還是會受環境光線、資料數據的多寡的影響,若要針對細微的動作特徵分析,還是需仰賴實驗室的儀器。總之,運動影像追蹤未來將會重回運動員追蹤系統的主流。

影片在運動科學之應用

2張360之對照圖片
圖片來源:Intel Sports官方網站

參考文獻:Rangasamy, K., As' ari, M. A., Rahmad, N. A., Ghazali, N. F., & Ismail, S. (2020). Deep learning in sport video analysis: a review. TELKOMNIKA, 18(4), 1926-1933.

加入會員看更多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