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伸展做對了嗎?高效的伸展攻略

從專業運動員到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伸展」是維持身體活動度和健康的訣竅之一。透過伸展期望能舒緩緊繃、提升運動表現、甚至預防傷害。但你是否曾想過,我們每天做的伸展,真的有效嗎?要伸展多久時間、多用力才夠?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透過大量的研究,終於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答案。

短期與長期的伸展皆有效益

2025年澳洲學者發表在《Sports Medicine》的統合研究,其整合了189個獨立研究、涵蓋超過6600名成年人的數據,證實了靜態伸展的效益。

  • 急性效益 (單次伸展): 研究顯示,僅僅進行一次的靜態伸展,就能對關節活動範圍產生「中等程度」的立即改善。這解釋了為何在運動前或久坐後,透過短暫伸展就能立即感受到身體的靈活度提升。
  • 慢性效益 (長期訓練): 當伸展成為一種習慣,持續數週以上,其效果會更加深遠。該研究指出,長期的伸展訓練能有效改善柔軟度。

此外,在2024年發表在《Sports Medicine》的研究,則比較了靜態伸展與滾筒 (Foam Rolling) 的效益。該研究發現對於長期提升柔軟度的目標,兩者效果一致。然而,該研究特別強調,若目標是在短期內 (4週以內) 增加柔軟度,靜態伸展的效果顯著優於滾筒。

伸展的基礎理論:身體究竟如何被「拉開」?

要理解伸展的原理,需探討其對肌肉肌腱單位 (Muscle-Tendon Unit, MTU) 的影響。MTU如同身體內的彈性繩索,其剛性 (stiffness) 決定了關節活動的難易程度。在2023年發表於《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的研究,深入探討了這個機制。研究發現,伸展的效果源於物理與神經兩個層面的適應:

  1. 物理層面的暫時改變: 單次伸展後,MTU的剛性會立即下降。這就像一條橡皮筋,被拉伸後會暫時變得較軟、延展性更好,這也是急性效益的主要來源 。
  2. 神經層面的長期適應: 有趣的是,對於為期數週的長期伸展訓練,科學家發現它並不會顯著地、永久性地改變MTU本身的物理剛性。那長期伸展增加的柔軟度主要是伸展耐受性 (stretch tolerance)的提升 。這意味著,透過反覆訓練,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對於肌肉拉伸變得更加「適應」,降低了保護性的肌肉收縮,進而增加柔軟度。

你的伸展做對了嗎?高效的伸展攻略

伸展的黃金法則:如何達到最高效率?

一、伸展時間:效益有上限,多做無益

  • 單次伸展的「4分鐘法則」: 針對單一肌群進行伸展,每次累積時間達4分鐘可獲得最大的急性效益。超過這個時間,柔軟度的增加幅度將趨於平緩。
  • 長期訓練的「10分鐘法則」: 以週為單位,針對單一肌群進行伸展,每週累積10分鐘的伸展量,即可最大化長期的進步。重要的是每週的總伸展量,可以自由分配伸展的頻率,例如每週伸展5天、每次2分鐘,其效果與伸展3天、每次約3分半鐘相似。

二、伸展強度:有感覺即可無須到痛

研究明確指出,無論伸展強度是「感到輕微緊繃」的低強度,還是「達到肌肉稍微不適但未達疼痛點」的中強度,對於提升柔軟度的效果並無顯著差異。這表示你只需要專注於感受目標肌群的拉伸即可,忍受疼痛並不會帶來額外的好處。

三、伸展的適用性

  • 初學者與僵硬者獲益最大: 研究一致發現,基礎柔軟度較差的個體,在經過伸展訓練後,進步的幅度最為顯著。

年齡、性別與運動水平影響不大: 無論是年輕人或長者、男性或女性、運動員或久坐族群,上述的伸展法則普遍適用,效果上沒有顯著差異 。

結語

整體而言,過去研究已證實伸展的效益。達到最高效率,遵守針對單一肌群「單次4分鐘、每週10分鐘」的黃金伸展量,並在無痛狀態下感受拉伸即可。這個高效且安全的法則適用於所有人,能幫助你用更聰明的方式延展身體的柔軟度。

參考文獻
Konrad, A., Alizadeh, S., Anvar, S. H., Fischer, J., Manieu, J., & Behm, D. G. (2024). Static stretch training versus foam rolling training effects on range of mo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ports Medicine, 54(9), 2311-2326.
Ingram, L. A., Tomkinson, G. R., d’Unienville, N. M., Gower, B., Gleadhill, S., Boyle, T., & Bennett, H. (2025). Optimising the dose of static stretching to improve flexibi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meta-regression. Sports Medicine, 55(3), 597-617.

加入會員看更多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