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不同扣殺練習下肢受傷風險不一樣!

在台灣參與羽球運動人口逐漸興起,繼黃金雙打-麟洋配及球后-戴姿穎在2021東京奧運奪得一金一銀的佳績後,近年來更是掀起一陣「新國球」的風潮。球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及球員間激進的攻防來回,使觀眾和球員都非常嚮往,其中在這多樣的進攻方式中,跳躍扣殺是進攻得分常用的手段之一;但過去研究發現,多數前十字韌帶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損傷是在著地時發生,每個人都有各自一套提升進攻技術方法,然而哪種訓練方法是既安全又有效的呢?

2020年在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的一篇研究針對不同殺球練習時的下肢負荷進行探討,該研究招募16名全國賽事16強以上男性球員,分別以揮空拍、擊懸吊球及實際擊球執行側向跳躍扣殺,並使用動作捕捉系統及測力板觀察髖、膝、踝關節在擊球後著地時的關節角度及撞擊峰值,藉此釐清不同訓練方式是否會使下肢承受不同的負荷。

不同練習方式,下肢負荷不一樣!

研究結果發現,實際擊球相較其他2種練習方式著地時會產生更大膝關節屈曲、外翻角度及髖關節外展角度;而擊懸吊球又較空揮練習有更大髖外展角度。當膝關節外翻角度、髖關節外展角度增加及膝關節屈曲減少,會使ACL承受更大的負荷,受傷風險也會隨之提升,所以應該盡量減少著地時額狀面關節角度變化,提高在膝關節屈曲角度,以達到較佳的緩衝效果。

羽球不同扣殺練習下肢受傷風險不一樣!

圖一、3種訓練法髖關節在額狀面的動作角度

羽球不同扣殺練習下肢受傷風險不一樣!

表一、著地初期的髖、膝、踝關節角度

此外除上述關節角度的差異外,在著地時的撞擊峰值也發現了不一樣的結果,雖然實際擊球與擊懸吊球有相似的動作模式,但相較其他兩種練習有較高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vGRF)、較短到達vGRF峰值的時間及較大的衝量。著地時較大的vGRF峰值及衝量會增加下肢關節負荷,vGRF峰值時間提早出現會導致受傷風險增加;而人體有相對的緩衝機制,在接受刺激後會透過膝關節屈曲而降低著地時的vGRF,倘若接收刺激到完成著地動作的時間過短,則無法啟用此膝關節屈曲的緩衝機制來降低衝擊,進而導致傷害的發生。

羽球不同扣殺練習下肢受傷風險不一樣!

表二、著地期的動力學參數

球場上,因為球員會根據對方回擊去預測球的落點,選擇對應的擊球策略,以移動至適合的擊球位置,在最佳的時機回擊產生較佳的擊球質量,因此在不同的訓練情境下,會產生不同的下肢負荷。所以日常專項訓練中可以嘗試穿插實際擊球與擊懸吊球訓練,或降低擊球頻率,給予球員較多時間完成緩衝,避免下肢長時間維持在高負荷訓練環境下,維持擊球手感同時也降低其受傷風險。另外在專項技術訓練之外加入下肢及核心訓練 (如:繩梯訓練、增強式訓練等) 強化下肢肌肉控制能力,在場上能透過膝關節屈曲降低vGRF峰值、衝量及延後峰值出現時間,減少因衝擊過大、過早出現而導致下肢傷害之風險。

參考文獻:Hung, M. H., Chang, C. Y., Lin, K. C., Hung, C. L., & Ho, C. S. (2020). The applications of landing strategies in badminton footwork training on a backhand side lateral jump smash. 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73(1), 19-31.

加入會員看更多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