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的觸地時間比是甚麼?

在現代社會,慢跑已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休閒運動,能夠幫助人們保持身心健康、提升生活品質,據統計,在眾多愛好慢跑的跑者中有大約25%跑速低於9.4公里/小時。一般而言,跑步的步態週期包括騰空期(swing phase)和站立期(stance phase),在相對慢速下的跑姿可能會出現「沒有騰空期」的現象,也被稱為貼地跑步(grounded running),其對象可能包含年長者,或是跑步初學者、受傷者,因自身肌力或技術等問題而導致沒有騰空期的跑姿。

正常的跑姿,觸地時間與騰空時間會維持在一穩定的比值,此比值被稱為觸地時間比(Duty Factor, DF),DF越低表示觸地時間越短,觸地時間比(DF是近幾年跑步相關學術研究的熱門主題。對於長跑運動來說,過去已有許多研究指出,菁英運動員通常會有較低DF的跑步策略,但所受的外在、內在負荷也較高。

然而許多民眾在運動時為了追求表現,仿效低DF的跑法,在技術與肌力不足的情況下,跑者的足踝韌帶、跟腱甚至是脛骨所受到的衝擊也大大增加,接踵而來的便是運動傷害。對此一篇2021年的研究探討休閒跑者在相同的速度下,觸地時間比以及步頻不同,會如何影響跑步時下肢外在負荷,尋找使跑者們降低傷害風險的方法。

慢跑的觸地時間比是甚麼?

DF(觸地時間比)、SF(步頻)與FzMax(最大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BF(制動力峰值)、VILR(著地垂直瞬間負荷)之相關性。

據本篇研究結果發現(如上圖),跑者DF與FzMax之間存在高度相關,隨著DF增加,跑者所受的地面反作用力也隨之降低,表示跑步著地時整體的負荷較小,但在PBF有上升的趨勢,著地瞬間可能使跑者減速,而VILR不受DF高低影響。在步頻部分,與FzMax、PBF、VILR三者參數之間皆為低相關,表示在相同跑速下不論步頻高低,對於外在負荷的影響並不大!

調整跑步時的觸地時間比,達到減少外在負荷的效果!

大眾從事慢跑運動不外乎是為了健康,同時追求更好的運動表現,而綜觀上述,並非單方面的增加DF就是好的。每位跑者的習慣不盡相同,透過多次的訓練,並增加運動科學的知識,找到屬於個人的跑步模式,在透過微調跑步時的步態,減少跑者所承受的外在負荷,從而降低跑步相關的傷害風險。

參考文獻: Bonnaerens, S., Fiers, P., Galle, S., Derie, R., Aerts, P., Frederick, E., ... & Segers, V. (2021). Relationship between duty factor and external forces in slow recreational runners. BMJ Open Sport & Exercise Medicine, 7(1), e000996.

加入會員看更多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