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速度可以預測長跑成績

跑步機不易反映出真實情況的運動表現

對於許多休閒跑者,5至10公里是十分受歡迎的訓練距離,在此距離區間中,大約95%的能量消耗方式為有氧代謝,因此評估有氧能力和預測自身跑步表現的相關檢測方式十分受到重視。過去大量的運動生理學研究已發展出許多評估指標,例如最大攝氧量、乳酸閾值、無氧閾值、最大跑步速度及臨界速度等;其中,最大跑步速度 (peak running velocity, Vpeak) 及臨界速度 (critical speed, CS)這兩項指標,因不需使用昂貴精密的設備或侵體性檢測,相較其他指標更為便利、實用。若能將此檢測方法應用於室外環境,任何人只需一雙跑鞋與一條跑道便能了解自身的長跑能力,不過該如何分辨自己適用哪一項指標?而這兩個指標又是如何測量的呢?

2021年Frontiers in Physiology期刊上的研究中定義,Vpeak為漸增負荷測試期間跑者達到的最大努力的速度;CS則代表可以維持長時間(約30-60 分鐘)的速度,且維持在此速度時,全身血乳酸濃度和攝氧量並不會持續增加。該研究也提到,為了測驗的準確性,Vpeak和CS的檢測過去多數是在實驗室跑步機上進行,與室外環境 (如:田徑場、柏油路等) 條件下的推蹬方式、空氣阻力、慣性和步態模式有所不同,導致難以反映出真實情況的運動表現。

而本次的研究招募了25 名男性長距離休閒跑者,並請受試者進行三種測試,分別為室外 Vpeak 、CS 和400 m田徑場上的 5 公里跑步表現(所需時長)。實驗結果發現,在室外進行Vpeak和CS實驗結果皆與 5 公里跑步表現有高度相關性,甚至比同樣在跑步機上進行的過往研究有更高的相關性。

臨界速度可以預測長跑成績

左圖為 5 公里跑步表現與最大跑步速度相關性
右圖為 5 公里跑步表現與臨界速度相關性
圖片來源:Frontiers in Physiology, 12, 680790.

臨界速度可以準確預測長跑成績

如何評估長距離跑步能力是大多跑者都會感興趣的主題,此研究透過不同檢測方法來比較速度指標與運動表現的相關性,希望藉此簡化繁複的生理檢測,發展便利而不失準確度的運動能力評估指標。實驗結果可以發現,雖然Vpeak及CS皆可作為評估休閒跑者在5公里表現的有效指標,而其中CS相較Vpeak又呈現更高的相關性,似乎是更好的預測指標;不過因 CS易受跑步經驗和訓練量的影響,加上本次受試族群較為單一,因此實驗結果可能只適用於運動表現或訓練量與本研究受試對象相近者。未來這些指標或許能用於馬拉松能力預測,對於更具經驗或職業級別的跑者,可設計不同的檢測流程以配合程度差異。

參考文獻:Figueiredo, D. H., Figueiredo, D. H., Manoel, F. D. A., & Machado, F. A. (2021). Peak running velocity or critical spe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Which best predicts 5-km running performance in recreational runners?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12, 680790.

加入會員看更多

更多最新文章

回頂部